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in the Three Gorges

访问量:406797

特别关注

  • 生物多样性数据与环境影响评价交互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任月恒;朱彦鹏;程琛;王昊;于孟娇;史湘莹;吕植;全占军;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有效防止规划和建设项目损害生物多样性的“第一道防线”,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制度和手段。生物多样性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环评结果的准确性。然而在目前执行环评制度的过程中,仍存在缺乏高质量的生物多样性数据以及该类数据未能有效应用于环评的缺憾。建议整合现有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建立生物多样性数据和环境影响评价交互体系,优化数据共享系统,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并将交互体系有效应用于涉及生态影响的环评工作中,以切实发挥环评预警生物多样性破坏风险的源头防控作用。

    2023年06期 v.45;No.267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81 ]
  • 基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议

    史雪威;申文明;马万栋;姜昀;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是我国当前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为保护物种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提供了全新保护网络与重要监管支撑。本文简要回顾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现状及发展历程,以优先保护单元中生态保护红线为例,分析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保护重要生态空间、保障栖息地完整性和连通性以及管控人为开发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讨论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监测评估制度缺失、区域人为干扰活动增多、主动监测能力依旧薄弱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分区管控遥感监测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人为活动管控力度、加强新技术方法应用和推动各部门协同监管等对策建议。

    2023年06期 v.45;No.267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46 ]
  • 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立法的现状、问题与完善路径

    初依依;

    1996年制定、2017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是我国野生植物保护法治保障的核心和依据。但是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我国野生植物保护在立法理念、目标定位、有关部门职能职责、主要内容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现行《条例》中的有关条文及其具体规定已经不合时宜。结合当下《条例》再次修订和环境法典编纂的背景,可以对野生植物保护的立法位阶、立法目的、有关部门监管职责和野生植物保护利用的主要环节进行重新设计,以客观反映和回应改革发展的实际和现实需要,严格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提高我国生物多样性治理水平。

    2023年06期 v.45;No.267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15 ]
  •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底栖动物评价指数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姜苹红;钟振宇;李伟民;毛晓茜;

    以长江中下游13个浅水湖泊周年季节性湖沼学调查所获得的水质生物评价数据为基础,通过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指数值的分布范围分析,以及判别能力分析对其进行筛选,确定了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BI指数3个对水质判别较为敏感的底栖动物生物指数,并采用分位数法确定其水质评价分级标准。应用此3种评价指数对长江中下游13个湖泊进行水质判别,3个指数评价的结果基本吻合,且生物学评价结果和化学评价结果较为接近,属中度污染以上的湖泊,其营养状态均达到了富营养化水平。该评价指数及其评价标准适用于评价长江中下游地区浅水型湖泊的水质状况。

    2023年06期 v.45;No.267 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9 ]

圆桌论坛

  • 涉抗生素类新污染物的行业分析及纳入环评管理的对策建议

    李娜;杨静;任培军;赵芳;马继仁;刘会东;

    抗生素是我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重点管控的三大类新污染物之一,推进抗生素治理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对于抗生素的治理意义重大。本研究以畜牧、医药制造和污水处理三大涉抗生素行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情况,并结合抗生素的负面舆情信息,提出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抗生素类别全面调研并构建标准体系、与环评导则体系衔接开展抗生素环境影响评价、优选试点区域、适当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级别、环评公示阶段做好舆情监控等一系列管理建议。

    2023年06期 v.45;No.267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39 ]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典化路径研究

    吕爽;

    在环境法典编纂的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典化需要重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既有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法律框架加以梳理分析,结合法典化的具体要求,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重要法律法规中的内容根据“提取公因式”“适度法典化”等方法继受移植到环境法典中;二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新发展、新内容力求作出回应,将法律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及时转化为新制度。具体而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当置于环境法典的总则部分,还应当重点围绕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进一步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内容和范围、公众参与办法、程序保障和制度衔接机制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2023年06期 v.45;No.267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36 ]
  • “双碳”目标下我国地方碳普惠实践经验及建议

    刘启龙;刘伟;

    碳普惠是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对促进个人生活和消费领域碳减排以及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碳普惠实践中还存在顶层设计缺失、配套制度建设不足、标准体系与激励机制不完善、地方普及率不高、平台无法互通等问题,影响公众参与度。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四川省成都市、浙江省等地的碳普惠实践经验,提出了强化碳普惠机制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碳普惠标准体系、建立高效的碳普惠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全面的碳普惠激励机制、加大碳普惠宣传力度和探索多领域联动机制的碳普惠建设的建议。

    2023年06期 v.45;No.267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26 ]
  • 基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四川省生态保护政策建议

    邱利平;刘冬梅;

    立足四川重要生态屏障地位,分析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指出的问题和关注趋势,将四川省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指出的问题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典型案例进行了对比,发现生态破坏类问题占比最多,总结分析了生态保护与发展、安全边界、自然保护地、监管执法四方面的问题,提出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生态价值转化体系”“生态保护制度体系”三大生态保护修复政策体系,并进一步给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加快建立生态价值转化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等具体建议。

    2023年06期 v.45;No.267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8 ]

实践交流

  • 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漳州市生态网络构建与修复策略研究

    顾羊羊;朱莹莹;王燕;徐德琳;沈渭寿;卢姣姣;邹长新;

    构建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的生态网络格局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结合景观连通性指数识别生态源地,利用Linkage Mapper模型提取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构建漳州市生态网络并提出修复措施。结果表明:(1)漳州市重要生态源地面积达1 715.20 km~2,占全市陆域面积的13.61%,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共有65条生态廊道,其中一级生态廊道36条,总长度243.78 km;二级生态廊道29条,总长度550.37 km。(2)全市生态“夹点”11处,零散分布在各区县交界处;生态障碍点18处,主要分布在长泰区与平和县;生态断裂点61处,集中分布于南靖县、华安县和漳浦县等地。通过综合分析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等生态网络重点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与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漳州市生态环境特征,因地制宜提出分级分类生态修复措施,以期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决策支持。

    2023年06期 v.45;No.267 56-6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9 ]
  • 天津市北辰区PM_(2.5)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李源;白宇;郭瑞;刘彬;孔君;李丹;

    基于2021年6月PM_(25)浓度、化学组分和气象监测数据,研究天津市北辰区PM_(25)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影响,利用后向轨迹和潜在源分析,理清浓度高值原因。结果表明,北辰区PM_(25)浓度在21∶00—次日8∶00偏高,受扬尘与机动车影响较大;OC、SO_4~(2-)、NO_3~-、Cl~-和EC占比偏高,受燃烧源、机动车与工业影响大;钾、铁、钙和锌占比偏高,受生物质燃烧、钢铁、扬尘、工业与机动车影响大。高湿度对北辰区PM_(25)影响更显著,相对湿度>70%且未形成有效降水时,二次反应会推高PM_(25)浓度。东北风和东南风主导时,受海陆风影响,上风向污染物易在北辰区滞留,高湿、轻雾等不利天气使PM_(25)浓度进一步升高。北辰区PM_(25)污染受外来输送和本地排放叠加影响,主要传输通道为西南、东南以及东北方向。

    2023年06期 v.45;No.267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0 ]
  • 河南省铝冶炼行业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研究

    孙俊苹;赵乾杰;王玲玲;王潇;杨冰洁;余化龙;王福权;彭格格;王翠连;

    为分析河南省铝冶炼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空间分布情况,通过对生产企业逐个下发调查表或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得相关数据,自下而上建立了2019年河南省铝冶炼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对排放清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河南省铝冶炼行业SO_2、NO_x、PM_(10)及PM_(2.5)的排放量分别为6 620 t、1 364 t、1 964 t、1 503 t,主要分布在郑州市、洛阳市、焦作市、安阳市及三门峡市。将排放清单结果与2019年环境统计、在线监测数据比对校验,三者存在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排放清单能够真实地反映河南省铝冶炼行业污染物排放现状,可为铝冶炼行业监管提供可靠的依据。

    2023年06期 v.45;No.267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5 ]
  • 承德铁矿矿集区铀(钍)系放射性水平研究

    王洪斌;谌治;王宸;刘金林;

    以承德铁矿矿集区不同类型的典型代表性铁矿原矿石、磁选尾矿、废石为对象进行放射性水平研究,研究发现承德地区各类型铁矿典型矿区铁矿石、尾矿、废石中~(238)U含量最大分别达到320 Bq/kg、290 Bq/kg、390 Bq/kg,为接触交代型矿区;~(232)Th含量最大分别达到130 Bq/kg、143 Bq/kg、54 Bq/kg;~(226)Ra含量最大分别达到97 Bq/kg、80 Bq/kg、45 Bq/kg,为沉积变质型矿区、接触交代型矿区;铀(钍)系单个核素活度浓度均小于1000 Bq/kg,建议可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要求,豁免该地区铁矿开采、磁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书(表)开展铀(钍)系单个核素活度浓度检测。该地区铁矿石加工过程中的废石、尾砂放射性活度发生富集效应,产生的核素水平要大于原始伴生放射性矿。

    2023年06期 v.45;No.267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7 ]

环境科技

  • 陕西关中空气质量指数(AQI)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

    马耀绒;刘瑜;许伟峰;李彦莎;

    利用2018—2019年陕西污染严重的4个城市:渭南、咸阳、西安、宝鸡空气质量指数(AQI)实况监测日数据,结合该地域同时段内的日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陕西关中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并采用SPSS 21.0数据分析,得出各气象要素与AQI相关关系,利用相关性高的气象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AQI与气象要素的四季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咸阳AQI年平均值最大(110),其次是渭南(105)和西安(104),均为三级轻度污染;AQI冬季最高,春季逐渐减小,夏末的8月达到最小值,秋末11月开始又逐渐升高,到1月份达到最大值;气压、降水量、风速在春、夏、秋、冬四季均与AQI呈负相关关系,气压和风速在冬季负相关最显著,降水量在夏季和秋季负相关最显著,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秋、冬季节与AQI呈负相关,在夏季相关性最高,相对湿度在春、夏、秋与AQI均呈显著负相关。利用2018-2019年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回代,用2020年数据对模型进行预测和拟合检验,回代和预测效果均较好。

    2023年06期 v.45;No.267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31 ]
  • 某废弃的草酸生产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林保国;谢坤伦;李雯;

    该文以合肥市某废弃的草酸生产场地的Ni、Pb、As、Ba、Cr、Cu、Hg重金属为研究对象进行测定与分析,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其表层空间分布进行描述,采用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来源进行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七种重金属最大值均超过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其中Pb在各土层的最大值均超过了GB 36600-2018中的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最大值在0~0.5m,其他六种重金属最大值均未超过筛选值。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中Pb主要来源于原料生产过程中的遗撒泄漏,Ba、Hg主要来自污水不达标排放。地累积指数评价表明,9.72%点位的Pb处于中度及以上污染状态,其中重污染集中在酸化车间。潜在生态风险法表明,该场地整体处于轻度风险。

    2023年06期 v.45;No.267 88-9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6 ]
  • Fenton法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工艺方案分析及展望

    肖传绪;周新智;李英波;徐巍;刘文祥;

    综述了反应温度和时间、pH值、Fe~(2+)投加量、H_2O_2投加量以及H_2O_2/Fe~(2+)投加比例对Fenton法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效果的研究,在详细分析Fenton法分解污染物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垃圾渗滤液经Fenton法处理后的产物特征,建议将Fenton法用于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并对Fenton法用于生活垃圾渗滤液达标处理进行了展望。

    2023年06期 v.45;No.267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54 ]
  •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成都市碳储量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谢耕;吴莉萍;陈敏;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区域碳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基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区域碳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对于区域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InVEST模型分析1990—2020年成都市30年期内土地利用及碳储量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成都市土地类型以耕地、林地和不透水面为主。耕地主要集中在中部、东部平原地区;林地集中分布在龙门山、龙泉山地域;不透水面主要分布在城市经济中心。(2)1990—2020年间,成都市土地类型转移活跃。1990—2005年及2005—2020年,成都市分别有7.88%、11.85%的土地类型发生了转变。耕地净转出了1642.41 km~2,林地净转入了434.69 km~2,不透水面净转入1230.36 km~2。(3)各辖区的碳储量及碳储量的变化均由于地理分布差异而存在明显的区别。(4)影响成都市碳储量的变化影响因素主要是由于城市扩张带来的碳储量降低和由于林地面积及森林质量提升带来的碳储量提高。(5)成都市碳储量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成都市东部龙泉山部分区域碳储能力较强,成都平原中城市化水平较高区域碳储能力总体较弱。

    2023年06期 v.45;No.267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60 ]
  •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川中丘陵地区地表温度影响因素研究——以自贡市为例

    马榆杰;雷波;杨春华;

    该文以川中丘陵地区自贡市为例,利用Landsat 8数据,采用单窗算法反演研究区LST(Land Surface Temperature),应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丘陵地区多个因子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9个可量化因子中归一化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 NDBI)和土壤指数(soil index, SI)呈正相关,其余因子呈负相关。从单个因子对LST的影响大小来看,SI是影响川中丘陵地区LST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分别为土地利用、NDBI、归一化水汽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Moisture Index, NDMI)、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海拔、土壤类型、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DWI,MNDWI)、降雨、坡度、坡向。

    2023年06期 v.45;No.267 113-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83 ]
  • 煤矿井下探伤装置人员误入剂量估算模型研究

    张永富;温彦平;

    在评审核技术利用项目环评文件中发现,Ⅱ类射线装置的辐射风险预测及风险管理存在诸多内容缺失或错误,无法定量描述在人员误入情况下的受照剂量,难以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以Ⅱ类射线装置在煤矿井下作业环境中的应用为例,基于辐射防护基本理论,构建了一种快速剂量估算的物理和数学模型,目的是准确评估潜在的人员误入辐射风险。通过案例分析,量化了人员受辐射剂量与其移动速度和距离之间的数理关系,同时证明散射线是该环境中主要的辐射源。该研究提出的模型不仅适用于煤矿井下或地面类似的工作环境,也可用于评估其他密封源作为辐射源项的Ⅱ类射线装置。

    2023年06期 v.45;No.267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 ]

  • 简讯

    <正>1.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向国内外展示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生态环境部编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该报告介绍了2022年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进展,总结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部署、新要求,反映了重点领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碳市场建设、政策和支撑保障以及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进展,并阐述了我国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的基本主张和立场。

    2023年06期 v.45;No.26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 ]
  • 加强环评源头防控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维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福祉息息相关。我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1993年生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4条“影响评估和尽量减少不利影响”提出了“采取适当程序,要求就其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拟议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2022年12月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规定了23个以行动为导向的全球目标,其中行动目标14进一步要求了将生物多样性充分纳入环境影响评估中。

    2023年06期 v.45;No.267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3 ]
  • 《环境影响评价》2023年(第45卷)总目次

    <正>~~

    2023年06期 v.45;No.267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 ]
  • 生态环境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正>10月10—11日,生态环境部在重庆市召开生态环境科技工作会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黄润秋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安排,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下,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科技攻关成效显著,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基地平台建设稳步提升,成果转化应用有序推进,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科学普及蓬勃发展,组织管理务实优化,切实发挥了科技创新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2023年06期 v.45;No.267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0 ]
  •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正>《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由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协办,前身为1979年创刊的《重庆环境科学》,于2013年9月改刊发行。办刊目标是为构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环评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成为环评成果的展示窗口、环评技术的交流平台、环评理论的创新摇篮和公众参与的沟通桥梁。《环境影响评价》是一本涵盖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科技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环保法律法规标准研究、环评管理及政策解读、环评专业技术探讨,以及环境科技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杂志作者群主要为一线著名环评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杂志内容充分反映了相关专家学者在环评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环评领域专业群体的声音,对于环评从业人员以及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人员具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

    2023年06期 v.45;No.267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