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俊霖;邱向阳;程义君;吴家浩;
采用生产工艺调研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全过程物料衡算原理,研究了深圳市印刷企业α、塑料企业β、涂装企业γ、电子企业θ四类典型工业源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原辅料的使用现状、末端处理设施削减能力及无组织排放现状。研究表明:四类工业源低挥发性源头替代率低,纯溶剂物料使用比例以电子企业θ最大,占比94.1%;原辅料所产生的VOCs经收集、回收处置后,实际削减比例普遍较低,涂装企业γ相对较高,为21.5%;四类工业源VOCs无组织排放量占比均非常突出,电子企业θ无组织排放量占其排放总量的比例最高,为99.0%。为有效削减工业源VOCs无组织排放量,建议提高涉VOCs工序的废气收集率、收集废气的VOCs浓度及末端处理效率。
2023年01期 v.45;No.262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6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81 ] - 张新华;李闯;李娜;徐静;
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深化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我国排污许可制改革实施时间不长,依证执法监督在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与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本文结合我国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现状,在分析证后监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提高核发质量、强化机制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非现场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排污许可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2023年01期 v.45;No.262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3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74 ] - 张文冬;
炼化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属于环保设施,将其纳入炼油化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从验收主体、验收条件、验收程序等角度来看是可行的,但需解决关注重点及专业深度不同、验收报告内容及格式差异等问题。现阶段,要合并开展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建设单位需充分征求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意见,统筹安排好包括在线监测系统在内的环保设施建设、调试及验收进度,同步开展比对监测和验收监测,整合编制验收报告,确保验收工作质量和合规性。
2023年01期 v.45;No.262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8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0 ] - 饶念;钟恢明;周伟;易欢;孙继万;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设施在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前应进行性能测试,性能测试需投加有机标识物。研究总结了有机标识物对焚毁率的要求和关键参数的确定,选取氯苯、1,4-二氯苯、1,2,4-三氯苯3种常见有机标识物进行实验测试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2,4-三氯苯检出限低、投加量少、所需费用少。
2023年01期 v.45;No.262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1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9 ] - 王猛;杨瑞琪;金志军;王泽鑫;金诗语;罗思;
本研究以珠江水系南盘江一级支流马别河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对马岭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上下游河段的生境特征与鱼类资源组成进行系统剖析。研究发现,马岭水利枢纽工程影响河段为典型的高山峡谷河段,水文水温变动规律明显,饵料生物资源主要以着生性藻类和底栖动物为主。工程影响河段共采集到22种鱼类,以喜流水性鱼类为主。坝上河段的优势物种为三齿华缨鱼、唇■、南方白甲鱼、云南光唇鱼,而坝下河段的优势物种为唇■、云南光唇鱼。相比之下,坝上河段的Maega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略大于坝下河段。
2023年01期 v.45;No.262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44 ] - 钟宗莲;何军;刘忠鹏;唐宇梅;王志;
于2021年6-10月利用CIA-ISQ7000型环境空气VOCs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对环境空气中多重类型化合物定性定量分析,分析范围包括117种VOCs(PAMS57种、醛酮类13种、卤代烃类47种),并开展不同O_3污染情况下VOCs浓度特征、大气反应活性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VOCs体积分数浓度范围在(9.2~351.0)×10~(-9)之间,污染日和非污染日VOCs平均体积浓度分别为(133.35±16.12)×10~(-9)和(70.28±18.34)×10~(-9),污染日VOCs浓度较非污染日偏高90%。对于大气反应活性而言,污染日和清洁日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的贡献均以醛酮类、烷烃类、卤代烃为主,且排名前10的优势物种基本一致,污染日排名前10的物种为乙烷、丙酮、乙炔、氯甲烷、丙烷、萘、甲醛、正丁烷、乙烯、三氯甲烷,非污染日排名前10的物种为乙烷、萘、四氢呋喃、乙炔、丙酮、氯甲烷、丙烷、甲醛、乙烯、三氯甲烷。PMF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溶剂使用和燃料燃烧为污染日和清洁日VOCs的主要排放源,污染日溶剂使用排放源比非污染日贡献上升了21.4%,这与污染日的高温和强日照有直接联系。建议自贡市应加强6-10月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涂装、恐龙彩灯制造、印刷和建筑装饰类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综合管控。
2023年01期 v.45;No.262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6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50 ]
- 闫文辉;赵晶;
利用兴安盟2016-2020年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点的地面温度和草面/雪面温度资料、 MOD11A1地表温度数据、自然资源数据,从城区建设、植被覆盖、积雪覆盖三个方面的地表覆被情况和地表温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裸地地面温度比草面温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由于中东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年平均地表温度有0.4℃的小幅度增高。极端最高草温平均低于极端最高地温16.36℃,植被覆盖对降温起到积极作用。生态保护使年平均地温整体呈下降趋势,夏季比春季下降幅度更大。2-6月积雪期使地表反照率增大,近地表层温度随之降低,西北部阿尔山地区反映显著。
2023年01期 v.45;No.262 84-8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4 ] - 刘吉平;张劲松;
本研究对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测量方法、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梳理,并从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结论包括:(1)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于活性炭的测量还不是那么全面,应该按照活性炭分组逐级进行,对于同一湿地进行深入分析。(2)国内外关于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滨海湿地,对于高寒和干旱区湿地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应加强干旱、高寒区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研究,填补湿地研究的不足。(3)对于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研究多采用室内模拟配演实验,应该在实验地建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长期观测点,以便能够观测到最真实状态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
2023年01期 v.45;No.262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5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519 ] - 唐米琦;汪剑;代勇;
随着医疗机构业务的不断增加,大多医疗机构衰变池的原设计规模已无法满足当下放射性医疗废水的处理需求,增加了放射性医疗废水超标排放的风险,因此需要对原有衰变池进行改造使排放水达到国家环保要求。以四川某院衰变池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造为例,结合医院业务发展趋势与衰变池辐射防护的发展需求,对医院原有衰变池如何进行合理优化进行研究。科学地优化衰变池结构,同时采用自控技术以改良原有衰变池。增大了放射性废水的处理量,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与安全可靠性,确保改造后的医疗废水能长期稳定达标排放,为亟须改造衰变池的医疗机构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方向。
2023年01期 v.45;No.262 95-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5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6 ] - 李勉;张可;敖亮;吴进;李嘉雯;
通过水热法合成制备二氧化铈(CeO_2)纳米颗粒,再通过和沉淀法合成以CeO_2为基底负载MnFe_2O_4的磁性复合材料。通过条件优化实验确定复合材料类芬顿催化降解染料的最佳条件,实验证明复合材料能够在90 min内有效降解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并具有较好的磁性回收性能和重复利用性能,在未来的水处理技术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
2023年01期 v.45;No.262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3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09 ] - 孟家豪;蒿晓阳;肖锦扬;徐金英;
采样分析鄱阳湖饶河地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变化、污染程度及其影响因子。重金属沿河道形态变化显示,Cu以有机质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Zn以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As以有机质结合态为主,Cd以碳酸盐交换态和氧化物结合态为主。重金属Cu、Zn、As、Cd的独立污染指数(ICF)平均值介于3.0至3.2之间,属于严重污染;风险评价(RAC)结果显示,Cu、Zn、As对环境存在中等风险,Cd为高风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2299.37,饶河流域存在极高的生态健康风险。相关分析显示,温度与Cu和Cd的可交换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土壤密度与As的氧化物结合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H与Cu的可交换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TN与As的可交换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TP与As的碳酸盐结合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2023年01期 v.45;No.262 105-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9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65 ] - 叶照金;谷亮;周波;张明东;李春雷;
我国是世界上土壤氟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氟污染不仅会影响土壤质量,还将对人体及生态环境造成持续影响,大中城市工业区及矿区土壤氟化物污染事件频发,因此加强工业地块氟污染土壤治理及风险管控,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及矿区持续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土壤氟污染机理、我国土壤氟污染概况及主要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阐述和讨论,并对今后氟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氟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及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45;No.262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5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32 ] - 高进长;李强林;邱诚;肖秀婵;
为探究成都市水源地周边土壤质量状况,保护水源地环境,以徐堰河、柏条河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所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及化学性质如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及重金属Cd、Zn、Cu、Cr、Cu、Ni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土壤pH值变化范围较大,土壤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应用单因素污染指数分析,水源地土壤Hg含量可能具有较大的污染潜力。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Cd与Zn, Cu与Cr, Cu和N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水源地典型土壤重金属,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0.828%,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44.082%、36.800%、9.946%。研究结果为保护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健康和安全提供理论支持和合理建议。
2023年01期 v.45;No.262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