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婷;徐鹤;
政策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政策环境评价的技术方法、模式、框架等基础研究是促进中国政策环境评价制度构建和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完善的关键。在对比分析以影响分析为主和以制度分析为主的两种政策环境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特点,分析了两种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并为中国政策环境评价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目前中国的政策环境评价仍应侧重于以影响分析为主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借鉴和融合以制度分析为主模式中的“制度优化”理念,以求在有效规避政策负面环境影响的同时,将“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纳入政策决策过程中。
2022年04期 v.44;No.259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4 ] - 莫华;帅伟;吴家玉;
以环境治理水平较高的火电行业为对象,重点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行业环境管理政策要求的变化,及其对行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了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发展新形势下,行业清洁低碳转型在环境准入管理、制度要求融合、监管执法形式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建议以环评管理为基础、以排污许可为核心、以监管执法为抓手,探索构建固定污染源管理研究中心,协调政策管理要求,严格环境准入条件,压实环保主体责任,提升监管执法水平,创新全过程环境管理模式,为其他工业行业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2年04期 v.44;No.259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9 ] - 李小敏;许亚宣;赵玉婷;王凯;田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涵盖政策、区域、规划、项目不同决策层,被公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机制,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性制度。将碳排放评价纳入环评制度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研究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特点,深入分析如何辩证地处理好全球大国责任与国家经济发展、能源安全保障与高污染、高耗能(简称“两高”)产业、改善环境质量与降碳三大关系;探索性地从目标、理念、原则、路径、支撑五个层面搭建碳排放评价框架,提出“实现一个目标,转变两种模式,遵循三大理念,坚持三项原则,推进四大路径、提升四大支撑体系建设”的整体评价思路设想;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碳排放评价模式,提出支撑碳排放评价亟须解决的技术难点,以期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构建和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提供全面有效的科技支撑。
2022年04期 v.44;No.259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679 ] - 徐洪磊;成润禾;雷立;程金香;
作为交通行业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港口在作业过程中会消耗化石能源、排放二氧化碳。将碳评价纳入港口规划环评技术体系是推动控制和削减港口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碳评价衔接港口规划环评的主要路径,尝试构建了港口规划环评中碳评价技术框架,包括分析港口碳排放现状、识别规划要素中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预测不同规划情景下港口碳排放变化趋势、提出有针对性规划调整建议和规划实施过程中减排对策措施等四项重点内容,并给出了规划环评中碳评价技术程序。将构建的技术框架应用于案例港口规划的碳排放评价研究,评价结果显示,在强化低碳情景下,案例港口具有最低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并据此建议全面优化货类结构、升级能源利用技术和提升生产管理能力。
2022年04期 v.44;No.259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76 ] - 赵一玮;赵芳;吴艺楠;孟冲;唐薇;
国际上一些主要经济体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开展多年,在政策立法、技术体系制定以及实践成效方面有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在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参考国际经验,研究我国将温室气体评价和适应气候变化评价纳入环评管理顶层设计,提出强化立法支撑,顶层设计中应前瞻性考虑到气候变化适应性的内容;突出预防机制,开展基于不同评价对象的温室气体纳入环评体系技术方法研究;实现资源整合,构建不同部门和研究机构间气候变化研究成果互融互通支撑体系等建议。
2022年04期 v.44;No.259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