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in the Three Gorges

访问量:405913

特别关注

  •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实施情况及应用探讨

    姜昀;王亚男;郭倩倩;

    在生态环境部和各省(区、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全国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完成省级"三线一单"成果发布,全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基本建立,全面进入落地实施应用阶段。在梳理全国"三线一单"工作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落地实施中存在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实施应用领域还需进一步拓展等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明确和细化动态更新调整、跟踪评估、成果管理等机制,发挥资源利用上线与环境质量底线的协同效应,将碳减排要求纳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技术标准体系,不断拓展"三线一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领域。

    2022年01期 v.44;No.25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27 ] |[下载次数:1109 ]
  • “三线一单”成果应用于规划环评的探索和实践——以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

    许亚宣;李小敏;于华通;赵果;田健;姚懿函;詹丽雯;

    目前,全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基本建立,国土空间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管控格局基本形成。为加快"三线一单"成果应用,将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成果进行充分衔接,对提升环境准入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环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衔接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技术路线,以及重点关注的衔接内容和环节。研究成果可为构建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衔接技术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2022年01期 v.44;No.256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565 ]
  •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地应用的实践研究与探讨——以湖南省为例

    李庄;黄懿;刘帆;毛晓茜;

    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已在全国初步建立,落地应用工作陆续展开。在介绍湖南省"三线一单"编制成果及特点的基础上,从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支撑衔接重大规划、助力生态环境管理智能化等方面提出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地应用的有效路径。分析了"三线一单"成果应用中存在的成果衔接仍需探索、分区管控尚需细化、数据平台共享共用尚需研发等问题,并从科学衔接规划、细化分区管控、强化更新机制和加强平台互联4个方面给出了建议,以期为各地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全面落地应用提供借鉴。

    2022年01期 v.44;No.256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63 ]
  • 地市“三线一单”编制与应用探索——以衡水市为例

    常照其;汪自书;吕春英;曹利荣;辛国兴;冯梦南;

    地市是"三线一单"编制与实施的主体,做好地市级"三线一单"编制与应用工作是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重要途径。研究结合省级成果编制经验,从省市联动、"一张图"统筹及管控要求落地等方面,提炼地市"三线一单"编制的工作要求,以衡水市为例,完善了地市"三线一单"基础分析、要素分区管控、单元划定与清单编制等技术方法,探索"三线一单"在规划支撑、园区管理和污染物总量管控等方面的成果应用,以期为其他地市"三线一单"编制和应用提供实践经验。

    2022年01期 v.44;No.256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56 ]
  • 四川省“三线一单”管控情况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何钰;廖嘉玲;贾瑜玲;杨叶;刘洋;崔悦;吴婧;

    "三线一单"管控情况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是建立健全"三线一单"成果实施评估和实施监管机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以区域环境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针对四川省"三线一单"实施管控的需求,建立了四川省市(州)政府、省级政府部门落实"三线一单"管控情况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研究提出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可应用于省级行政区、设区的市级行政区以及省级政府部门落实"三线一单"管控情况的评估。

    2022年01期 v.44;No.256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72 ]

管理聚焦

  • 将生物多样性纳入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

    杨轶婷;徐鹤;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我国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源头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优势。将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纳入规划环评中,能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置于开发建设决策链的前端,实现从源头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生态破坏。梳理国际上将生物多样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与基础,总结我国历年出台的生物多样性评价相关导则、指南和标准等,提出我国生物多样性评价现存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将生物多样性纳入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探究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中纳入生物多样性的可行性,并提出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地位;完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支撑体系;开展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试点;统筹考虑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建议。

    2022年01期 v.44;No.256 33-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082 ]
  • 水电水利工程陆生生态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民;李倩;黎一霏;葛德祥;綦海萌;

    我国主要的水电开发流域与重点保护动植物分布区域高度重叠,在长期的水电水利开发中持续加强陆生生态保护要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对于陆生生态影响及保护措施的重视程度与水生生态相比仍明显偏低,陆生生态基础研究和建设项目环评中的基础调查不足,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和预期效果尚不明确,全过程环境管理存在一定的缺位。未来应从完善技术标准和评估体系、加强流域统筹、推进管理制度设计、强化全过程管理等方面,加强水电工程陆生生态保护管理,促进和推动水电绿色发展。

    2022年01期 v.44;No.256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31 ]
  • 碳中和视角下CCUS技术发展进程及对策建议

    黄晶;马乔;史明威;彭雪婷;张贤;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从最初天然气伴生二氧化碳分离技术起源,逐渐演变成驱替增采油气技术,最终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丰富和拓展。在系统回顾CCUS技术发展脉络与概念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我国CCUS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业示范、政策出台、国际合作的发展历程,并据此提出加快低成本、低能耗二代技术研发,开展大规模全流程集成示范项目,健全政策法规和激励机制,强化国际合作和能力建设等促进CCUS技术发展的建议。

    2022年01期 v.44;No.256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1977 ]

实践交流

  • 北京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恶臭污染特性分析

    芦会杰;刘欣艳;张馨月;

    为明确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恶臭污染特征,以渗滤液产生量大且设施稳定运行的某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分析了渗滤液水质特征,同时对填埋场地下水水质进行等级评价。结果显示,渗滤液原液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含量分别达到21 300 mg∕L和1450 mg∕L,生化需氧量(BOD_5)占COD的比重为62.9%。渗滤液原液经过设定的净化工艺处理后,可达标排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单因子评价水质等级为Ⅲ级,综合评价分值F为2.18。利用电子鼻恶臭监测仪对填埋场环境空气进行恶臭浓度(OU值)在线分析,OU值变化范围为20~132,上午6∶00—10∶00和下午17∶00—20∶00时间段内,恶臭污染非常严重。利用冷阱富集-气质联用技术,对采集的环境空气样品进行恶臭物质成分分析,恶臭成分可达12种,其中乙醇的含量最高。

    2022年01期 v.44;No.256 48-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460 ]
  • 旅游轨道交通的环境影响及控制对策研究

    王冠柏;

    依托区域特色旅游资源的旅游轨道交通项目具有"旅游+轨道交通"的特征,这种融合发展模式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内外已有成功运营及正在规划的案例。旅游轨道交通项目主要服务于景区,而部分旅游景区位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环境敏感性高。在分析旅游轨道交通项目对生态资源的破坏特点以及噪声、振动、水、大气、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基础上,针对性地从依法合规、合理选线、生态保护以及污染防治4个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旅游轨道交通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和顺利实施提供借鉴。

    2022年01期 v.44;No.256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28 ]
  • 基于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的夹心地判定及管理对策

    张玮;殷承启;徐文文;

    基于土地管理的角度,根据夹心地的定义,归纳得出夹心地具有空间包夹、面积狭小、功能受限和权属独立的特征;基于夹心地的交通噪声污染特征,提出受到交通噪声影响的夹心地的定义和判定方法。当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后,两条交通干线之间区域的室外声级无法满足声环境功能标准且噪声敏感建筑室内声级无法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时,判定该区域为受到交通噪声影响的夹心地。建议通过控制夹心地规模、调整夹心地功能、强化噪声治理措施、完善夹心地管理政策等措施防治夹心地交通噪声污染。

    2022年01期 v.44;No.256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4 ]

环境科技

  • DOC+CDPF技术对在用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排放的影响及适用性

    袁睿;胡伟;张丹;李振亮;吕改艳;谢耕;

    选取重庆市在用的1辆装载机、2辆挖掘机和2辆叉车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自由加速法、稀释通道采样系统和DOC+CDPF技术加装实验的方法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在用工程机械颗粒物排放普遍处于较高水平,排气烟度值为1.70~2.71 m~(-1)。在怠速和高怠速工况下,颗粒物的碳质组分以有机碳为主,有机碳比元素碳(OC∕EC)的值为0.67~7.10倍。DOC+CDPF使用后,工程机械的排气烟度值下降率在95%以上。

    2022年01期 v.44;No.256 63-6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1 ]
  • 石莼对海水中Zn~(2+)的生物指示作用研究

    常雯;郭小路;刘菁;刘志国;于贞贞;高渭;张芹;陈聪;

    石莼是近海常见的大型藻类,其新陈代谢过程受Zn干扰,有成为海水Zn生物指示剂的潜力。本研究通过模拟石莼(Ulva lactuca)对Zn~(2+)的生物利用过程,分析Zn~(2+)在石莼藻体表面吸附(外化)和藻体利用(内化)的分配特征,衡量石莼作为近海Zn污染生物指示因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培养初期(0~72 h),石莼对Zn~(2+)的富集主要为外化作用;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石莼对Zn~(2+)的富集逐渐转为内化作用;该体系石莼对Zn~(2+)的最终内化量为10.35μg·g~(-1),外化量为9.14μg·g~(-1),石莼对Zn有明显的富集行为。同时,吸附过程的线性拟合关系明显优于吸收过程,培养后期拟合程度要优于培养初期。体系中吸附吸收量与溶液中的Zn浓度和TOC浓度存在明显现象关系,且线性关系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综上,石莼可作为自然条件下监控近海Zn的重要生物指示因子。

    2022年01期 v.44;No.256 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9 ]
  • 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制备过程环境影响分析

    高翔宇;何艳丽;

    生命周期评价(LCA)分析方法已比较普遍地用在膜过程的环境影响分析上,但仍未用于聚氯乙烯(PVC)中空纤维膜制备环节的定量环境影响分析。采用损害计算环境影响评价法(LIME),对PVC中空纤维超滤膜制备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各工序进行清单分析,特征化,规格化和被害影响评价,比较了膜制备工序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和环境影响。研究发现,评价范围内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远大于对水环境的影响。搅拌工序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它排放的温室气体也是所有工序中最大的,为201.11kgCO2eq。为了降低制膜环节的环境影响,首先考虑降低搅拌工序的能耗和加强NMVOC的收集和处理。考察各工序对人体健康和社会资产的间接环境影响。研究发现,搅拌工序对两者的影响均最大。设定情景,考察反渗透工序(RO)工序对评价整体的影响。研究发现,RO对人体健康和社会资产的影响不大,对社会资产的影响比无RO工序小。

    2022年01期 v.44;No.256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69 ]
  • 设施种植下不同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响应机制

    李雨桐;刘坤;柏宏成;汪军;

    本研究采集西南紫色土区、华南红壤区两种设施菜地土壤样品(ZP、HP),并以其周边荒地土壤样品为对照(ZU、HU),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结合主要理化性质和邻苯二甲酸酯(PAEs),探讨不同类型设施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与荒地相比,设施种植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PAEs含量;4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显著不同,多样性指数顺序为ZP> ZU> HU> HP,其优势门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6.8%)、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9.2%)、绿弯菌门(Chloroflexi,36.8%)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41.7%);差异分析表明设施土壤存在较高丰度的芽孢杆菌和罗丹诺杆菌等PAEs降解菌,是PAE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重要来源;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是导致不同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的驱动因素。

    2022年01期 v.44;No.256 85-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87 ]
  • 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溯源方法体系研究与应用

    刘杨;刘建军;王兆军;代雪静;马姗姗;郭萌萌;

    开展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溯源方法研究,集成多种调查方法,建立了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长期监测与加密监测、勘探钻孔与逆向追溯相结合的综合溯源方法体系,创新性地提出"距离污染源近的点位雨后四氯化碳浓度变化快、变幅大"的观点,并应用于某市重点片区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溯源调查,成功识别出两个污染源,明确了污染途径。该方法的提出对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治理、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01期 v.44;No.256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94 ]

  • 简讯

    <正>01.《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出台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噪声法》确立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在新时期的总要求,在立法目的中体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该法共九章内容,对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分别作出了规定。

    2022年01期 v.44;No.25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持续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应用

    <正>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完成"三线一单"省级成果的发布,各地市已完成成果的细化落地,全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建立。

    2022年01期 v.44;No.256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69 ]
  • IAPA文摘

    吴成志;刘芷舟;

    <正>IAPA简介《影响评价与项目评估》 (Impact Assessment and Project Appraisal,IAPA)是由国际影响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mpact Assessment,IAIA)主办的环评专业期刊,主要刊载建设项目、规划和政策评估以及环境、社会、健康、可持续性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我国环评实践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经与IAIA协商,自2017年起,《环境影响评价》杂志将翻译刊载IAPA全部论文摘要,并每年刊载一篇优秀论文的全部译文,以期为国内环评从业人员提供一个了解国际环评发展概况的全新窗口。相关摘要包含了与论文同等数量的主要信息,同时注明了全文的链接地址等,能够基本满足读者了解行业先进研究成果的需求。

    2022年01期 v.44;No.256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常见问题解答(3)

    <正>(二十五)地毯制造项目环评类别的判定一28、4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43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中以羊毛、丝、棉、麻及人造纤维等为原料,经手工编织、机织、栽绒等方式加工而成的地毯制造项目,根据名录"41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243*"相关规定,确定环评类别。如涉及纺织业相关工艺的,应结合名录"28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171*;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172*;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173*;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174*;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175*;

    2022年01期 v.44;No.256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1 ]
  • 欢迎订阅《环境影响评价》杂志

    <正>《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由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协办,前身为1979年创刊的《重庆环境科学》,于2013年9月改刊发行。办刊目标是为构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环评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成为环评成果的展示窗口、环评技术的交流平台、环评理论的创新摇篮和公众参与的沟通桥梁。

    2022年01期 v.44;No.256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