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承舟;刘大钧;邹世英;刘爽;
钢铁行业正在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但由于钢铁企业对超低排放理解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支撑能力不足,存在部分环节缺少可行技术、无组织管控不足、清洁运输落地难、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导致超低排放实际改造完成进度滞后。今后应从完善超低排放治理技术体系、加快开展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推进"公转铁"提升绿色运输水平、优化超低排放改造奖励政策、强化企业超低排放能力建设等方面,推进钢铁行业实现全方位、全流程超低排放。
2020年04期 v.42;No.24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621 ] - 卢熙宁;张承舟;贾少华;刘大钧;王宇航;
以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实施路径为研究对象,重点从有组织排放提标工艺选择、无组织管控治一体化创建、智能化监测监控信息平台搭建、洁净化物流运输体系规划等多方面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以期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提供技术支撑。除环保设施硬件投入外,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实施过程还需要通过智能环保综合管控平台的辅助决策与卓越环保绩效管理体系动态实施,确保企业长效保持超低排放成果。
2020年04期 v.42;No.247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05 ] - 孟宪栋;牟文宇;程华;刘志强;杨荣力;杨志宇;邵建艇;
提出了钢铁行业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治理的技术思路,结合应用实践开展具体分析。分析了高炉煤气一体化控硫、烧结和球团焙烧烟气治理以及颗粒物超低排放治理等系列有组织排放治理技术;对物料存储、物料输送、生产过程无组织管控以及无组织智能化管控治平台建设等无组织管控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论述;从铁路运输、清洁能源车辆投运、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更新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清洁运输能力提升方案,旨在为钢铁行业顺利实施全工序、全流程超低排放提供技术支撑和对策建议。
2020年04期 v.42;No.247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35 ] - 郑昊天;赵斌;王书肖;
建立了我国2005—2017年钢铁和焦化行业基于点源的排放清单,利用WRF-CMAQ模式定量模拟了钢铁和焦化行业排放对各省份人口加权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排放清单核算结果表明,2017年我国钢铁和焦化行业排放PM_(2.5)131万吨、SO_2 127万吨、NO_x 66万吨、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98万吨。2005—2017年,钢铁、焦化行业的SO_2和PM_(2.5)排放量先增后降,NO_x排放量持续增加,VOCs排放量先增加后略有下降。钢铁焦化行业对PM_(2.5)的一次排放量和浓度的贡献分别为17%和5%,对SO_2排放量和浓度的贡献分别为11%和5%,对NO_2排放量和浓度的贡献分别为3%和1%,对大部分地区臭氧影响较小。PM_(2.5)浓度受钢铁和焦化行业排放影响较大的区域为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考虑到其环境影响,今后应加强对钢铁和焦化行业的减排力度,特别是应加强对烧结机SO_2和颗粒物排放以及钢铁厂无组织颗粒物排放的控制。
2020年04期 v.42;No.247 16-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606 ] - 王奕涵;温宗国;
本研究基于自底向上建模方法,整合三类共六项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路径并测算其潜力,同时采用NSGA-Ⅲ算法进行综合路径优化。结果表明,与2015年相比,2020年的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路径可实现9.2%的节能及18.9%的SO_2减排,低于目标要求,但是可实现31.8%的NO_x及56.3%的烟粉尘减排,高于目标约束;通过优化算法求解,可发现各项节能减排指标进一步优化,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形成最终方案,提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政策建议。
2020年04期 v.42;No.247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859 ] - 雍微;刘伟军;徐敏;李志平;庄思源;
结合焦化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对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进行了回顾,提出由于标准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导致最终确定的产排污系数和实际存在偏差,部分普查成果无法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大量分析和调研,建议对焦化企业排污口进行分类管控,并结合行业排污特点增加挥发性有机物等特征因子的产排污系数。在考虑折算氧含量和冬防限产等因素的基础上修订工业废气量系数,并通过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的动态更新数据为焦化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撑。
2020年04期 v.42;No.247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0 ]
- 邱立莉;赵俊明;刘方;敬红;陈颖;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时代的开启对企业是个巨大的挑战。以自验政策和技术规范为基础,全面阐述了企业或技术机构开展自主验收的要点和难点,分析了常见的问题如验收自查的实施、验收范围的确定、执行标准的选择、监测工况的确定、环境监测质量的保证等,并分验收准备、验收监测、后续工作三个阶段,提出了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而确保企业自验的合法性、有效性、规范性,真正达到环保验收的目的,全面履行环保自主验收的主体责任。
2020年04期 v.42;No.247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259 ] - 黄秋鑫;孙秀敏;司菲斐;丑天姝;陈琼;熊松松;武泽华;尚晓晨;刘晓纯;
电子行业是典型离散型行业,通过分析其污染源生产工艺特点及其产污特征,解析了产污量的核算过程及方法,提出以产污工段为基本核算单元的理论,通过准确识别、分类并组合产生污染的生产工序,从行业污染源全生产过程进行分析,系统地梳理了行业重点产污工段和重点污染物;研究确定了产污系数指标体系,通过对代表性污染源产污工段进行调查与监测,或模拟产污模型的研究,取得产污量与关键生产性指标的数学关系指数——产污系数;根据工段关键生产性指标、产污特征及产污系数分别核算各工段产污量,再累积加和取得污染源的总产污量。该核算方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实际应用时应给予考虑,以减少核算结果的不确定性。
2020年04期 v.42;No.247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5 ] - 侯晓静;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技术指南(试行)》要求,以河北省某化工园区为例,对园区的规划执行情况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回顾,对实际环境与预测环境影响进行对比和评估,并开展了环保措施有效性分析。为解决园区目前出现的问题,本次跟踪评价建议园区尽快开展地表水厂扩建、再生水厂复工以及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作;尽快开展H_2S和CS_2的减排治理工作。本研究为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技术指南(试行)》,推动其在化工园区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2020年04期 v.42;No.247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89 ]
- 陈立荣;乔川;包莉军;冯永东;蒋学彬;沈弼龙;张敏;刘汉军;
针对四川油气田水基钻井固废的性质和目前处置利用中存在的缺陷,利用微生物具有代谢多样性、分解污染物快、污染物降解彻底等优势特征,对四川油气田水基钻井固废进行了生物处理和土壤利用试验,并先后应用于15口井。本文重点通过污染指标的追踪监测,分析了生物资源化处置土壤利用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处理技术可有效降解水基钻井固废中的有机物,是一种较有效的资源化处置土壤利用技术。
2020年04期 v.42;No.247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01 ] - 陈嘉奇;
为了更加全面评估低碳试点的政策效果,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评估了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减污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的总废气排放量和人均废气排放量,分别降低约19.0%和17.3%,但对总废水排放量和人均废水排放量无显著影响;(2)在领先型低碳城市中,低碳试点城市的建设显著降低了46.5%的城市总废气排放量和40.1%的人均废气排放量,但在发展型低碳城市中,低碳试点城市的建设对工业污染的影响不显著;(3)相比无经济辐射能力的低碳城市,在具备经济辐射能力的低碳城市中,低碳试点显著降低了工业废气排放。低碳城市建设应全面深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重视工业废水、工业固废排放等其他污染排放的控制,后续的试点开展应考虑城市的差异性。
2020年04期 v.42;No.247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429 ] - 丁素玲;
在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和工程实验的基础上,以某飞灰固化填埋项目为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HYDRUS-1D建立了数值模型,对渗滤液中砷在土壤中的运移规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定量反映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时空变化过程,为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2020年04期 v.42;No.247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668 ]
- 邓娟;唐敏;李映廷;
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事关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分析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现状、所面临的形势及问题,提出促进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措施建议,以期从产生源头减量、分类并回收综合利用、末端处置技术优化、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2;No.247 66-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723 ] - 叶兆木;彭瑶;赵芳;顾苇苇;
大力推进片区流域综合整治,全面保障社会公众环保权益,解决社会公众关注的热难点环境问题。介绍片区流域综合整治原则,水清岸绿是片区流域综合整治的核心。提出片区流域综合整治策略,削减外源污染,持续削减内源,建立片区流域管理长效机制。分析片区流域综合整治路径,包括外源污染整治、面源污染防治、水体修复。总结片区流域综合整治运维管理,包括截污管道巡查、生态恢复和绿化景观的管理、水面漂浮物及湖岸垃圾的清理。通过大力推进片区流域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水体水质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020年04期 v.42;No.247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3 ] - 王兆军;赵继峰;孙友敏;魏小锋;张桂芹;高翠玲;
采集不同家具制造厂的常用功能性涂料(油性漆、水性漆、固化剂、拼板胶和稀释剂)共41个样品,运用气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仪(Orbitrap GC-MS)检测了样品涂料释放VOCs的种类和成分,分析给出了家具用涂料释放VOCs的化学成分谱。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涂料释放VOCs化学物种谱不同,筛查的VOCs物种最多的为121种,最少的为26种; VOCs物种多的主要是由油性漆涂料和固化剂释放,稀释剂释放VOCs成分种类最少。采集样品涂料中释放VOCs的主要物质亦各不相同,同一类型涂料释放VOCs TOP9的成分差异不大,油性漆涂料释放VOCs主要是对二甲苯和乙苯等苯系物;水性漆涂料释放VOCs以苯系物、二丙二醇丁基醚等醚类和乙酸丁酯等酯类为主;固化剂释放VOCs以二甲苯、乙苯和甲酸乙烯酯等苯系物和酯类VOCs为主;拼板胶释放VOCs以二甲苯、乙酸酐和羟基丙酮等苯系物、酯类和酮类VOCs为主;稀释剂释放VOCs以二甲苯和乙苯等苯系物和酯类VOCs为主。所采集的样品中无论是哪一种涂料,均检测苯系物的成分,且油性漆中苯系物的成分和含量高于水性漆。
2020年04期 v.42;No.247 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14 ] - 梁向锋;杨新;
大气沉降是土壤重金属重要来源。以A市某钢铁企业为例,讨论了用AERMOD模型预测大气沉降对土壤重金属影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用Pb、Cu、Cr、Zn4种金属的敏感点年沉降量预测土壤重金属的结果普遍偏低,4种金属的网格最大沉降量预测结果均较敏感点预测结果更接近实测结果。
2020年04期 v.42;No.247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15 ] - 吕慧;赵红红;
通过景观设计的方法减少蚊虫对游人的干扰是一种生态防控蚊虫的途径,但目前相关研究还很少。以佛山居住区为例,选择常见的10种典型住区景观空间,运用人工小时法捕捉成蚊,对不同景观空间的蚊虫数量进行实测与比较分析,并运用SPSS软件分析风速、温度和湿度与蚊虫数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蚊虫数量最高的3种景观空间类型分别为:"架空层通风欠佳处""乔灌草结合的植物丛边"和"植物围合的亭廊花架下",而蚊虫数量较低的3种景观空间类型分别为"游泳池边""硬质铺装广场"和"乔木覆盖的铺装场地"。"风速"与"蚊虫数量占比"在置信度(双侧)为0.01时显著负相关。最终总结出利于防控蚊虫的景观设计方法,以期对今后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借鉴。
2020年04期 v.42;No.247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60 ] - 杨增霞;宋露露;拦继元;杨林;
六价铬是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掌握六价铬在湟水流域西宁段的分布情况有利于铬污染控制与治理。根据流域不同功能区特点优化布点选取了52个监测点并采样分析测试,得到六价铬浓度值,通过聚类分析划分出不同的铬污染区域。结果表明,聚类分析的四类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六价铬Ⅰ-Ⅳ类相对应,可以准确反映六价铬的分布情况,并将分布情况标注在区域研究概况图中,可以直观地反映六价铬的污染状况,同时跟踪分析近20年铬含量变化趋势,为湟水流域六价铬污染治理提供信息。
2020年04期 v.42;No.247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