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茵;张乾;赵琴;董博昶;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修订工作启动。在对现行导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最新环境保护政策和管理要求,阐述了生态影响导则修订的背景和必要性,从强化建设方案比选论证、明确生态影响识别的要求和内容、规范评价工作分级和不同评价等级的工作要求、完善生态影响评价内容、细化生态保护措施和要求、规范图件等主要方面提出修订建议,以便进一步提高生态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
2020年03期 v.42;No.24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498 ] - 赵琴;张乾;李茵;董博昶;
基于现行生态导则中生态评价方法在环评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分析了国外生态影响评价的相关指南或导则以及在生态影响评价领域广泛应用的评价技术方法,并结合其在环评中的适用性及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修订的要求与特点,提出在生态导则修订中可借鉴国外生境评价方法,建议增加生境适宜度评价法作为生态影响评价推荐方法,以完善生态导则以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生态影响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影响预测的可靠性。
2020年03期 v.42;No.246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45 ] - 曹广华;王云;杨艳刚;关磊;周红萍;张乾;陶双成;孔亚平;
当前国内在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野生动物通道设计和评价方面尚无系统的成果总结。本文结合国内外公路和铁路动物通道设计和监测研究与实践经验,初步提出了我国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野生动物通道设计和评价的建议。设计建议从通道选址、形式与规模、尺寸、生境诱导、辅助设施、维护与管理等方面提出,野生动物通道监测与评价方面建议将野生动物通道纳入生态安全屏障中,基于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角度进行宏观层面的评价。同时,基于多角度进行微观层面的评价,包括野生动物穿越、交通致死、交通阻隔、人员财产损失等。
2020年03期 v.42;No.246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520 ] - 蔡志洲;
野生动物通道的设计应将环境分析、野生动物调查和工程结构设计作为一个整体。"空地一体"的环境调查包括采用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建立动物通道周边环境的三维空间矢量模型,进行地形、植被、水系等环境条件分析;同时采用普查、样线、痕迹识别等方法开展地面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生态调查,并以开阔率指标进行评价。在"空地一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动物通道桥主要工程指标,明确周边生态环境优化设计内容,并提出了在我国西北荒漠地区高速公路上建设两座上跨式野生动物桥的整体设计方案。
2020年03期 v.42;No.246 15-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82 ] - 侯轶群;蔡露;陈小娟;温静雅;贺达;金瑶;陶江平;赵先进;
本文从过鱼设施的设计要点、现状和有效性评价、问题和展望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和论述。过鱼设施按组成结构划分为进口、主体结构、出口三部分。进口是过鱼设施的重中之重,设计主要以鱼类时空分布与环境响应因子、鱼类喜好的流速流态、鱼类的游泳能力等生物学指标为支撑,设计要点包括位置、结构、数量、运行水位等。主体结构生物学指标主要为鱼类的游泳能力,鱼类对紊流的响应指标,其中鱼道的设计要点有坡度、长度、流速和池室结构等;对于升鱼机、集运鱼系统而言,设置转运中避免出现机械损伤和应激反应措施为其设计要点。出口结构的设计要点为数量、运行水位、拦漂设施等。近年来,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过鱼种类、数量、过鱼规律、过鱼效率等鱼道效果评价结果,但仍然存在效果监测未普及、支流过鱼设施未受到重视、生物指标体系不完善、下行过鱼设施缺乏等问题,建议环评部门尽快出台效果评价的技术标准或规范,开展基础生物学指标及下行过鱼设施研究,制订鱼类洄游通道恢复计划,进一步提高我国过鱼设施的技术水平。
2020年03期 v.42;No.246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660 ]
- 刘志学;吴琼慧;陈业阳;周志英;
近年来,磷矿采选与磷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导致总磷成为长江首要超标污染因子,长江经济带"三磷"企业污染问题迫在眉睫。在重点介绍磷矿、磷化工(包括磷肥、含磷农药、黄磷制造等)和磷石膏库(以下简称"三磷")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三磷"行业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从规划布局、转型升级、强化监管、清洁生产、技术研发等源头控制角度阐述加强环评管理的意义,为"三磷"行业持续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2020年03期 v.42;No.246 24-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43 ] - 梅绪东;金吉中;王丹;熊德明;张思兰;
以涪陵页岩气田为研究对象,剖析了页岩气开发环境监管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环境监管体系顶层设计不完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不足,污染治理技术不成熟,以及环境影响认识不足等。面对这些挑战,系统梳理了涪陵页岩气开发环境管理的做法:一是成立专门科研机构,开展页岩气开发环境保护研究,为环境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探索环境监管新模式,包括建立紧密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坚持区域开发规划与规划环评同步开展的原则,坚持项目选址与环评同步开展的原则,实施项目区块环评,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等。针对页岩气开采行业仍需解决的主要环保问题,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全国页岩气开发环境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2020年03期 v.42;No.246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08 ] - 吴婧;陈奕霖;朱坦;
生态环境质量达标是各级政府应履行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最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地区主要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和水环境限期达标规划的编制工作,但土壤环境、自然生态等其他生态环境要素涉及较少,一些地方达标期限设置不合理,对生态环境质量达标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相关建议,以为各级政府早日完成生态环境质量限期达标工作提供参考。
2020年03期 v.42;No.246 31-3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91 ]
- 陈陆霞;易爱华;
利用AERMOD模式,选择13个重点行业共计18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排气筒高度按照不同比例降低后,污染物最大小时浓度及其出现距离的变化情况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排气筒高度降低幅度超过10%时,污染物最大小时浓度增长率明显加快;排气筒高度降低幅度超过20%时,污染物最大小时浓度增长率显著增大。基于本次研究网格间距的设置,当排气筒高度小于30m时,污染物最大小时浓度落地点距污染源距离基本与排气筒高度变化无关;当排气筒高度介于70m~110m之间时,排气筒高度越低,最大小时浓度落地点距污染源距离越远;当排气筒高度介于30m~70m或大于110m时,排气筒高度越低,最大小时浓度落地点与污染源距离越近。
2020年03期 v.42;No.246 48-5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81 ] - 王秀明;苏耀明;许乃中;梁炜;赵鹏;张玉环;
基于MODIS系列数据、DEM数据、气象数据、土壤质地、土地利用数据等,以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定量评价法计算了2000年、2017年广东省南岭重点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服务指数,并分析了人类扰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结论如下:2000年、2017年南岭重点生态功能区内部单位面积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各项生态服务指数均明显优于功能区外部;与2000年相比,2017年研究区单位面积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各项服务指数均呈整体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15.1%~22.8%,原因以人类活动影响为主;研究区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服务指数呈上升趋势的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17.7%、22.0%、20.4%、0.7%,主要分布在龙川、兴宁、蕉岭、平远等区县;其他区域均呈不同程度的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研究区人类干扰指数与NPP及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且2017年影响作用有所增强。
2020年03期 v.42;No.246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07 ] - 周红华;黄辰;肖伟剑;陈向进;兰景权;许志刚;汪倍吉;
为缓解公众对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担忧,实现辐射环境影响的仿真预测与评价,在电波暗室中,通过测试频分双工(FDD)制式双极化通信天线恒定发射规律,修正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的偏差;通过数学简化天线方向性衰减函数,拓展实现空间任意点预测计算;并通过现场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验证合格。开发仿生控制的建模程序,通过开放式设计、常规多参数调整,三维仿真展现基站电磁辐射空间等值面预测边界、垂直方向上空间和地面1.7m高度最大综合预测曲线。对基站快速选址、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可视化预测评价及环境保护可视化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2020年03期 v.42;No.246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84 ]
- 王维维;翟崇治;
对2018年12月乐山的颗粒物和黑炭气溶胶(BC)质量浓度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颗粒物随时间有明显的变化,包含了两个污染过程,第一个受沙尘天气影响,PM_(10)日均浓度最大值达到了189μg/m~3,第二个受静稳天气影响,PM_(2.5)日均浓度最大值达143μg/m~3。颗粒物和黑炭受边界层影响,有明显的日变化,最高浓度在上午出现。通过分析BC_(375nm)和BC_(880nm),结果表明,生物质的燃烧是碳当地质气溶胶的主要来源。48h后向轨迹结果表明冬季影响PM_(10)的气团来源于河西走廊一带,300 m处气团来源于甘肃地区,300 m和500 m处的气团主要来自于陕西境内,输送距离在600 km以上。
2020年03期 v.42;No.246 63-6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4 ] - 张语芮;
在"十三五"供给侧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期,绿色金融进入大众事业,其中绿色信贷又与各大商业银行及社会企业发展息息相关。自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正式实施以来,商业银行和污染企业均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推行绿色信贷后显著下降,提高了其风险承受能力,但同时银行也面临利润降低等问题;重污染企业受政策冲击,融资困难、营业额下降,但经历了转型的阵痛后,企业和银行之间又能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环境、效益两手抓。
2020年03期 v.42;No.246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433 ] - 朱康文;雷波;陈玉成;黄昌前;张晟;何君;李剑;
为有效提升三峡库区消落带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面源污染削减、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功能,提出构建消落带生态廊道区。采用"源-汇"理论、核密度、Getis-Ord Gi~*分析等方法识别需要重点防控的区域。结果表明:生态廊道区污染风险上游明显高于下游区域;"源"地、"汇"地空间集聚区域与污染指数高度相关,"源"地、"汇"地景观结构的优化可以有效降低污染风险。研究从面上识别了生态廊道区29个小区的污染风险情况,同时从点上识别出"源"地高度集聚区域、热点区域。
2020年03期 v.42;No.246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06 ] - 王秀梅;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区域选取湖南省湘潭县19个乡镇,采集土壤、早稻、晚稻样品各122个,对早、晚稻对污染土壤中铅的吸收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偏酸性,土壤铅含量相对较低,土壤铅超标占比1.2%,早稻中铅含量超标占比为72%,晚稻中铅超标占比为89%。早、晚稻对土壤铅的吸收能力不同,相比而言晚稻对铅的吸收能力更强。早、晚稻铅含量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其决定系数为0.060。晚稻对铅的吸收能力相较于早稻更强,且早晚稻铅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
2020年03期 v.42;No.246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0 ] - 黄乐;王阳;周雨婷;唐凯;
水葫芦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且具有一定污染物去除能力等特点,如果能有效控制其泛滥,以水葫芦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水葫芦的特性,介绍了在国外水葫芦处理水中有机物、无机物以及重金属的相关研究进展。
2020年03期 v.42;No.246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512 ] - 刘燕飞;
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持续强调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导向下,雾霾治理已成为西安城市大气保护和民生维护的重要内容,研究雾霾治理的资金投入机制,可以为其治霾资金来源提供多元主体视角和政策支撑,以实现雾霾治理的可持续化。本文立足于对西安雾霾现状和人为成因的详细分析,依据"谁污染谁治理"和"谁受益谁参与"的原则,来探寻西安雾霾治理的责任参与主体和受益参与主体。在政府财政投入的主导下,通过社会募捐、污染企业收费、旅游企事业单位集资和燃油附加收费等实现西安雾霾治理资金投入的多元化和参与的社会化。雾霾治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根源上进行治理,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2020年03期 v.42;No.246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43 ] - 叶兆木;彭瑶;赵芳;顾苇苇;
在介绍水环境现状调查重要性的基础上,简要探讨水环境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包括外源污染、内源污染及管理机制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开展水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估,包括水质及水生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与评估、换水周期评估。通过科学开展水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估,准确掌握水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为有效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
2020年03期 v.42;No.246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