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近期,我国部分城市持续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中东部地区遭受大范围雾霾天气,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之最,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大气污染问题,本质上是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共同衍生的问题。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需要以环评管理为契入点,更加注重环评管理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等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需
2014年01期 No.3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1 ] - 柏仇勇;
2013年岁末,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之最。本文结合江苏省工作实际,从环境影响评价角度对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环境质量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2014年01期 No.3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02 ] - 柴发合;李艳萍;胡君;邱雄辉;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旧严峻。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结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环评提出的战略性新要求,需要进一步从多方面创新环评思路,重点从源头环境准入入手,以环境影响评价为重要抓手,强化对大气污染源的源头预防。
2014年01期 No.3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04 ] - 王腾飞;苏布达;姜彤;
雾霾对气候、自然环境、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本文以1961—2013年全国2500个气象站的逐日雾霾、降水和风速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雾霾灾害的变化趋势。根据1961—2013年逐年1—11月的雾霾日数统计可以看出,中国雾霾日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历史最大值;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为京津冀、长三角、两广和西南地区。50余年来,中国雾日天数呈现减少趋势,而霾日天数却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雾霾的形成,除人为影响因素外,年降水日数的减少、年平均风速的减小和稳定类天气天数的增加是使得中国雾霾灾害愈加严重的三个重要气候背景因素。
2014年01期 No.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下载次数:1916 ] - 庄思源;沙莎;郭森;童莉;
针对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频发的雾霾问题,本文通过现场实地调研金陵石化和扬子—巴斯夫公司的VOCs污染实际控制情况,分析了我国石化企业乃至石化化工行业对VOCs污染控制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管理缺失,提出针对性建议。
2014年01期 No.3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下载次数:483 ] - 郭小芳;王长征;王兴峰;
本文分析了电石生产车间、原料堆场烟粉尘无组织排放及其治理现状,并从先进生产设备的采用、环境管理、烟气捕集新技术和装备的使用、原料堆场的防扬尘措施等方面提出电石生产过程中无组织烟粉尘的防治建议。
2014年01期 No.3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16 ]
- 崔克强;吕连宏;罗宏;
介绍了恶臭污染预测的一个新方法。恶臭污染的最主要特征量是关心点上1 h时间段是否发生恶臭(恶臭时)及全年恶臭时出现的频率。通过对畜禽养殖业周边地区恶臭时状况分析,可以判断恶臭的影响范围可以到2 000 m以外。一个典型工业恶臭的烟囱排放周边地区恶臭时状况分析表明,恶臭影响的范围在1 800 m以外。
2014年01期 No.3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73 ] - 黄明;
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会存在某些潜在的环境风险因素,以成都九江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研究了环境风险评价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应用。通过评价认识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风险程度、危险环节和事故后果影响大小,从中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提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2014年01期 No.3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570 ] - 尹华金;许君;李友鹏;秦永亮;
重庆市丰富的水资源为开发小水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小水电站的建设对下游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导致坝址下游出现减脱水段。为满足下游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要求,小水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计算出科学合理的最小生态流量并提出保障措施。以重庆市某二级水电站为例,对小水电站环评中最小生态流量不同计算方法进行对比,计算出的生态流量单从数值上看,Tennant法枯水期最小,丰水期最大,R2-CROSS、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居于之间。
2014年01期 No.3 53-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31 ] - 刘玉洁;许杨;廖正军;曹慧;
结合我国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及政策要求,对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原有防护距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以重庆市第二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在充分考虑厂区内各臭气源及处理措施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情况下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距离。结果表明,臭气的收集处理方式对卫生防护距离影响很大。在采取较完善及有效的密闭处理措施后,其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一般低于300 m,其边界为主厂房及渗滤液处理车间边界。
2014年01期 No.3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96 ] - 林生;林惠宇;焦致娴;
规划环评应遵循合理的评价技术路线,开展规划功能定位环境影响评价,才能确保研究内容全面,结论可信。规划功能定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是,首先进行规划功能内涵判读,明确规划功能定位的类型及其方向定位、水平定位,其次要分析方向定位和水平定位的执行力;方向定位执行力应从产业政策和国土主体功能区划符合性上进行分析;水平定位执行力应分析水平定位的合理性、规划功能之间的环境协调性、功能定位的完整性,以及支撑规划功能水平定位的评价指标的符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规划功能定位的建议及其释义,以及后续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应考虑的主要环境问题。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博鳌亚洲论坛特别规划区总体规划实行双主导功能定位,不利于对亚洲论坛会址功能的保护与完善,应实行单主导功能定位,切实保护与完善亚洲论坛会址功能。
2014年01期 No.3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