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萍;高旭;郭劲松;周东钊;叶建宏;李浩;
考察了在不同进水时期,超滤膜过滤涪江水时的膜阻力变化及组成情况。在冬季原水浊度较低时期,浓差极化阻力可忽略不计,超滤膜膜总阻力主要由膜自身阻力构成;而在夏季原水浊度较高时,膜阻力主要由沉积层阻力构成,此时浓差极化阻力增加明显,不能忽略。因此在夏季进水浊度较高时,应注意控制超滤膜的沉积层阻力和浓差极化阻力,前者可以通过增加物理清洗频率来降低,后者可通过曝气等手段加强水流的扰动,减少膜表面的浓差极化现象。
2012年03期 v.34;No.198 8-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1 ] - 金冰冰;蒋孝佳;华攀;高寒;潘理黎;
针对我国高校实验室高浓度化学废液污染的难题,设计了铁炭微电解-超声波-Fenton法-絮凝沉淀组合处理技术。铁炭微电解的优化工艺条件为:pH=4,V(Fe):V(C)=2:1,固液比为1:4,反应时间60min,循环反应2次;Fenton氧化工艺条件为:pH=4,投加Fenton试剂,反应时间60min;絮凝沉淀反应条件为:pH值为7,投加PAM5mg/L,PAC300mg/L。试验结果表明,废液CODCr总去除率达90%,且生化性明显提高,为高校实验室高浓度化学废液无害化处理探索可行的途径。
2012年03期 v.34;No.198 12-1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3 ] - 蔡素婷;杨三明;郭志顺;
采用菲-d10为内标,通过优化气相色谱、质谱条件,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体中萘、苊烯、苊、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等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模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6种PAHs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不小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2.76%~6.13%,检出限在7.51×10-7~5.4×10-5mg/L范围内。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好、准确度高,满足环境水样中多环芳烃的测定要求。
2012年03期 v.34;No.198 16-2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78 ] - 彭俊杰;
利用自制含氮木质素来促进玉米增产和硝酸盐含量降低,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减少氮肥淋失。结果表明,在等养份和等肥重施肥条件下,用含氮木质素处理与施用肥料处理对比,玉米生物量都有增加,最高增幅达20.18%;且其硝酸盐含量也都有所降低,最大降幅为20.3%,同时土壤中残留氨态氮明显增加,而残留硝态氮却明显较少。
2012年03期 v.34;No.198 21-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5 ] - 郑学琴;李杨;吴林键;朱笛;李怡;
研究三峡库区梁滩河流域上、中游区域外源和内源对河水水质的污染。结果表明,研究区内N,P元素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有机质污染,重金属污染较轻。外源对河水水质的污染程度大于内源。在外源污染中,研究区干流水质污染较支流严重。干流的污染源主要位于距河流源头约10~35km的区段,而支流的污染源则主要位于距支流源头约18km之后的区段。
2012年03期 v.34;No.198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78 ]
- 马泽忠;张海珍;
根据主导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原则选取了地形地貌、土壤类型、耕作方式、降雨及植被覆盖度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在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对重庆三峡库区的水蚀荒漠化危险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为无危险、轻度危险、中度危险以及重度危险4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水蚀荒漠化危险程度为中度危险,但是潜在危险程度比较大,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东北往西南逐渐减轻。
2012年03期 v.34;No.198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9 ] - 李天昕;储雁;毕盈;
采用综合指数法,优选污染物性质指数、伤亡指数、污染程度指数、风险类型指数和经济损失指数5个指标,全面评价国内河流的环境风险度。针对高环境风险河流构建了由服务功能保障子系统、环境功能保障子系统、防洪功能保障子系统、利用功能保障子系统、生态功能保障子系统组成的河流安全风险预警模型,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为我国高环境风险河流的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012年03期 v.34;No.198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9 ] - 马秀巧;姜霞;王书航;王雯雯;王秋娟;
分析了高升桥水库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Cr,Ni,Cu,Zn,As,Cd,Pb)质量比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b和Ni的质量比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其他重金属的质量比相对稳定,差异性大小依次为Pb>Ni>Cr>Zn>Cu>Cd>As。7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Pb>Cr>Ni>Cu>Zn>As。金属Pb污染中有10个点位为高污染、5个点位为中污染;金属Cd有11个点位为极高污染,3个为高污染;金属Pb和Cd的污染范围较大,污染程度较重。Cd的潜在生态风险计算中有14个点位超过80,其潜在生态危害较大。因此高升桥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尤其是Pb和Cd)的污染治理及防护应引起重视。
2012年03期 v.34;No.198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65 ] - 李其林;黄昀;王萍;刘丰祎;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底泥重金属Pb,Cr在不同养殖水体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养殖水体底泥中Pb,Cd,As,Cu协同作用明显,底泥中Cr在流动水体中容易发生生化反应,在稻田养殖系统中明显促进其它重金属的增加。Pb和As在池塘、稻田、溪河底泥中积累行为有一致性,Cr变化较大。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属于无污染到中等污染。
2012年03期 v.34;No.198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24 ] - 曾曜;
针对常用的测定水中石油类的红外分光光度法,对于不同浓度的样品,如何把握样品采集、试验环境、仪器试剂、样品萃取以及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探讨,并对石油类萃取过程中的温度、次数等的控制进行了试验性研究,为合理控制实验条件,提高测定结果准确性、及时性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建议。
2012年03期 v.34;No.198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1 ] - 李斗果;陈飞;肖婷;李松;胡劲松;
水污染源现场监测的工况核查是一项重要的质量保证措施。文中论述了实施水污染源现场监测工况核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工况核查在水污染源现场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2012年03期 v.34;No.198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8 ]